,是中国传统建筑趋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期。
东都学院原本是隋朝的国子监,坐北朝南,由三进院落组成,占地两万多平方米。东都学院的主要建筑多集中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,从南到北依次是国子学、太学殿、广文馆、四门馆、集贤院和集贤门(南门)。
这些建筑以前多用于国子监官员办公使用,在新隋炀帝将国子监搬到长安后,则是做了其他用途,多用于储存书籍和各学科博士(隋唐官职,大致分为国子学博士、太学博士、律学博士、算学博士、书学博士和五经博士等几种,官阶各有不同)及助教(官职,多为各学科博士副手,负责给学生讲课)办公使用。
四面则是一圈用于居住的廊房和上课的讲堂和其他配套建筑,整体结构由木制和砖块组成,颜色偏近于青灰色,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。
中间的主轴线上则是由青石铺成的大道,大道两侧种满了杨柳树,条条丝柳随风摆荡,偶有身穿儒生服的学子抱着书卷路过,充满了文艺的气息,再往两边去就是一片园林,内部建有不少碑亭和鼓亭,供人歇脚读书使用。
第53章 东都学院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